广西建院讯(土木工程学院 文/石明成 苏艳玲 图/赵子丞 朱运基)7月24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八桂石榴籽,青春边疆行”实践团深入龙州县城南社区,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该社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聚居着来自全县12个乡镇的壮、彝、哈尼等少数民族群众,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社区。
党建交流促团结。实践团与荣获“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的城南社区党支部开展座谈交流。党支部书记陈东海详细介绍了“党建+民族团结”创新工作模式,重点分享了通过建立就业帮扶车间、民族手工艺合作社等举措,累计提供273个就业岗位的成功经验。
实践团与城南社区党支部座谈交流
安全宣传护家园。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宣传队,采取“壮汉双语”入户方式,为各族居民普及天然气安全使用知识,累计走访9栋居民楼80余户家庭,特别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开展“一对一”安全指导。
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普及天然气安全使用知识
非遗传承润童心。在社区邻里—同心驿站内,实践团组织开展了“非遗美育润童心”活动。20余名各族儿童在实践团的指导下,用画笔描绘铜鼓纹、云雷纹等传统纹样,最终共同完成“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画卷,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美育活动
活动合影
科技赋能助发展。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无人机技术对社区进行三维建模,制作VR全景数字档案。通过对比2017年搬迁初期与现状的航拍影像,直观展现社区从“硬件建设”到“文化融合”的蜕变历程,为后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城南社区VR全景图
温情影像暖人心。实践团特别为社区老人拍摄生活照片,用镜头记录幸福时光,定格民族团结的温情瞬间。
实践团为社区老人拍摄生活照片
据悉,城南社区通过建立就业帮扶体系、开展传统节庆活动、实施助学济困等举措,成功实现了从“安置”到“安居”再到“安心”的转变,成为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社区。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大意义。未来,广西建院将继续深化与城南社区的结对共建,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优势,在社区规划、文化建设、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