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8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绘美乡村·艺耘桂壤”实践团师生13人赴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万茂村,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充分发挥建筑类专业优势,通过“墙绘+党建+科普+美育”四维实践模式,为这个500户瑶族聚居村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绿色墙绘:绘就生态振兴新画卷
在万茂村村委会,一排超过16米的白墙在阳光下有些晃眼。实践团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帮村委会将这片白墙变成巨幅的绿色发展主题墙绘,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印入乡亲们的脑海。
7月的都安骄阳和暴雨经常交替而来,但实践团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出晚归,晴时顶着太阳干,小雨打着伞干,从打型、铺大色块,到刻画细节、调整画面、上光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精心仔细,只为呈现最好的作品效果。

实践团设计墙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建筑与规划学院专任教师劳宜超老师现场教学
挑灯夜战
墙绘完成
党建共建:聆听驻村书记的奋斗故事
实践团与万茂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聆听“双料书记”宋佳雄的动人故事。当听说万茂村驻村第一书记宋佳雄是广西建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且今年是他第二次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实践团的同学们对宋书记与万茂村的故事都特别期待。活动期间,实践团师生请宋书记为学生们上党课。宋佳雄书记详细介绍了万茂村近十年来在广西建院的大力帮扶下,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帮助师生全面了解村情村貌。
与万茂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座谈会
宋书记以《以梦为马,凝聚奋斗——不竭力量》为题,向师生分享了自己两次报名驻村工作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两次驻村期间,和村委会一道带领村民攻坚克难,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与绿色产业升级的经历。“两次驻村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代代接力。”宋书记的肺腑之言,让在场学生深受触动,多名同学当场表示毕业后要投身乡村建设。
“第一书记”宋佳雄为师生上党课
生态科普:量身定制石山保护指南
万茂村现有村民500多户,以老人居多。生态文明知识科普在这里尤为需要。为此,实践团针对大石山区特点,搜集、整理、制作了简洁生动、图文并茂的生态文明科普小册子,将宣传点设到乡间路边,吸引不少群众参与其中。
“保护山林,守护家园;巧用土地,增产增收;节约用水,点滴做起;垃圾不乱扔,乡村更洁净;养殖讲环保,收益才长久。”大爷大妈们听着师生热情洋溢的介绍,频频点头称道。


生态文明宣讲活动现场:师生热情洋溢,群众积极参与
非遗美育:漆扇飘染瑶乡童心
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听到“漆扇”这个词,眼神里充满了兴奋与好奇。他们多由奶奶、姥姥们陪伴着来到村委会,老少一起参加实践团举办的“非遗美育微课堂”,成为万茂村今夏一道别样亮丽的风景。
从调制漆扇颜料的耐心配比,到滴漆与搅拌,再到扇面漂染环节,团队师生耐心地指导大家发挥想象力,在扇面上绘制心中的家乡图景。整场活动欢声笑语不断,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了他们色彩搭配的审美能力,又让漆扇这一非遗文化在瑶乡得到传播和推广。


今年是“绘美乡村·艺耘桂壤”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七个年头。他们如历任驻村工作队员一样,一届一届地星火接续,扎根乡土、迈步山间,在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服务乡村振兴的路上,淬炼青春。

团队合影
供 稿:文/建筑与规划学院 罗星美 宋霞 图/“绘美乡村·艺耘桂壤”实践团
一审一校:建筑与规划学院 刘云
党委宣传部 陈熙
二审二校:建筑与规划学院 江汇
党委宣传部 何丽梅
三审三校:建筑与规划学院 许愿
党委宣传部 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