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乡村一线,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育美乡情”乡村振兴实践团于7月12-18日前往柳州市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乡村“美育+”社会实践活动。
“美育+调研”: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融水苗族自治县调研期间,“育美乡情”实践团到三江侗族博物馆、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三江侗画博物馆、融水苗族博物馆等参观学习,实地走访了300户侗族、苗族居民,并发放问卷470份,深入学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侗族、苗族传统建筑以及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情况。
实践团参观三江侗族博物馆
实践团深入侗族群众家中开展调研
“美育+非遗”: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技艺
实践团拜访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华木作大师杨恒金等6位非遗传承人,学习他们为乡村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事迹,并且现场体验了木结构搭建、侗族大歌、多耶舞、侗族农民画、苗银、蜡染等8个非遗项目。此外,实践团成员面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了3场“美育+非遗”主题宣讲,得到当地村民的高度评价。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恒金讲解侗族木结构建筑
实践团开展“美育+非遗”主题宣讲
实践团成员体验非遗蜡染
“美育+支教”:关爱当地少数民族儿童
“育美乡情”实践团与三江县杨恒金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共建“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为三江县平岩村儿童精心设计美育支教课程,结合当地侗族文化,面向当地儿童开展侗族传统建筑绘画、多耶舞表演、木结构搭建、普通话培训等为期3天覆盖至少230人次的美育支教活动。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儿童共创了70件表现侗族建筑的美术作品和80份少数民族纹样作品,与孩子们共同排练了当地侗族的多耶舞,搭建了3件大型木结构建筑模型,并举办了2场美育支教成果展,还自发筹款向侗族儿童捐赠水彩笔等美育教学用具100套,充分表达了对当地少数民族儿童的关心与关爱。
实践团与杨恒金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共建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
实践团开展美育支教绘画活动
实践团成员与少数民族儿童共同排练多耶舞
实践团成员指导当地小朋友搭建大型木结构建筑模型
“美育+建筑”:赋能侗族传统建筑保护
“育美乡情”实践团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深耕传统木结构建筑保护,拜访传承人杨恒金,学习榫卯技艺与文化内涵,学生发挥建筑测量、工程专业优势,对侗寨鼓楼及80户民居勘察,精准记录数据、剖析工艺,形成3份保护修缮建议,以“美育+建筑”为翼,让青春力量融入非遗传承,助力侗族传统建筑焕发新彩。

实践团成员学习榫卯技艺
实践团对侗族传统建筑进行现场测量
“美育+景观”:绘筑侗寨乡村小微景观
调研学习之余,“育美乡情”实践团深耕惠民实事,践行服务宗旨。在三江县平岩村,实践团对8余处破旧墙面、道路岩石表面及村道路面进行清理,并结合侗族文化特色,完成5幅侗族特色小微图景,为少数民族社区营造出美育特色与艺术氛围。

实践团成员在平岩村墙面绘制小微景观
小微景观图
供 稿:土木工程学院 文/刘万浩 何春霞 周福丽 代美琪 图/蔡全周 张鼎
一审一校:土木工程学院 李盛福
党委宣传部 陈熙
二审二校:土木工程学院 冯光帆
党委宣传部 何丽梅
三审三校:土木工程学院 孔祥刚
党委宣传部 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