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文化NEWS

广西建院“缮居匠师”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实践团赴河池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22 来源: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7月13日至19日,我校“缮居匠师”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实践团赴广西河池市26个村(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深入村屯开展农房修缮、技能培训政策法规普及调研回访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注入专业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的担当作为。

出发前合影

调研先行,精准把脉需求

实践团在当地村委与驻村第一书记的支持与协助下,采取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村民开展自建房渗漏问题专项调研。调研数据显示近六成偏远山区农村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屋顶或墙体渗漏问题需要专业维修服务近九成的村民缺乏基本的房屋建造与维护知识。团队将进一步分类整理调研数据,提出对策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提交至相关部门,希望今后农村自建房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实践团成员入户调研

专业赋能,破解修缮难题

面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屋顶漏水问题,实践团充分发挥建筑专业优势,精准施策。队员们顶着烈日,在深入勘查每户房屋的渗漏点位和严重程度后,一丝不苟地“清”理裂缝灰尘与松动基面、“贴”覆高强度抗撕裂布、“涂”抹优质防水涂料。实践团成员们不惧酷暑,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成功为69户村民解除了长期受房屋漏水的困扰的难题。

一位大爷看着自家屋顶崭新的防水层,感慨道:“以前补了没多久又漏,这次看你们这么专业地一层层做,跟以前真不一样,心里踏实多了!”更有村民认出了队员们熟悉的校服和熟练的操作,主动上前说:“前些年就是你们学校的学生来帮我们修的,手艺真不错!今年又来了,真是太好了!”村民们的称赞和信任的目光,成为对实践团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最有力的认可。

为村民修缮房屋现场

政策宣讲,普及农村自建房政策法规

实践团与当地村委结对共建,联合村两委举办规范农村建房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宣讲会。针对村民建房规范意识薄弱、安全隐患突出的现状,队员们通过展示危房改造前后对比图、播放自建房安全事故警示片等方式,生动讲解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建筑安全规范等知识现场解答村民关于建房审批、施工标准等疑问。宣讲活动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安全建房意识,让队员们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政策法规的理解。

知识宣讲会现场

技能培训,提升村民自建房漏水修缮技能

通过前期调研得知当地村民缺乏房屋修缮的技能,实践团面向村民开展农村自建房漏水修缮建筑工匠技能培训,现场讲解清基处理—防水材料铺设—密封涂浆三步标准化修缮流程,指导村民掌握防水涂料配比、施工工具使用等关键技术。有参与培训的村民工匠主动询问:“你们这校服是广西建院的吧?前些年你们教的方法我们村有人用了,效果好!”实践团通过开展培训,不仅传递了技能技术,更播下了乡村自我“造血”、长效维护宜居家园的希望种子。

建筑工匠技能培训

回访提质,建立长效机制

2021年以来,我校“缮居匠师”社会实践团已累计服务30余村1000余户村民。队员们深知为村民修缮漏水房屋后会不会再漏?若再漏怎么办?”是村民关切的问题,为此,实践团坚持每年开展成效回访。队员们带着专业工具重返曾经服务过的村庄,回访检查修缮后的屋顶状况,认真听取村民反馈,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完善维护。

这项风雨无阻的“售后”承诺,不仅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更让团队的漏水修缮方案更加成熟可靠。回访中,一位大娘拉着队员的手,指着自家干爽的屋顶欣慰地说:“前年你们几个娃娃来修过后,再大的雨都没漏过一滴水效果的好”村民们质朴而真挚的感谢,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专业价值转化成为民服务的自豪感。这份对质量负责到底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力,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广泛赞誉与深度信任。

活动合影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缮居匠师”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实践团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了为民情怀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才是最生动的实践课堂

供   稿:团委 文/黎丹 杨锦标 图/李彤 李心如 李韶佳 朱裕耀 伍梓萱

一审一校:团委 宋丽 

    党委宣传部 陈熙

二审二校:团委 李姿蓉

    党委宣传部 何丽梅

三审三校:团委 曾小贵

    党委宣传部 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