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教育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青岛大学举行。全国百余位青年学者齐聚,围绕教育社会学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100余位汇报人中,机构署名为高职院校的仅有4人,我校管理工程学院李瑜博士、人文教育学院农李巧博士独占其二,展现了我校在职业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积极影响力。

我校两位博士在第二届教育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现场
论坛上,李瑜博士的报告《理解高职师生情感资本的复杂性及其运作逻辑》,聚焦智能时代高职教育中常被忽视的“情感资本”要素,为理解技术赋能下的师生互动提供了新颖的社会学视角;农李巧博士汇报的《人机共生智慧教学:样态、机理及其实现路径》,则从教学实践出发,系统构建了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模型。两项研究均扎根于职业教育实践,兼具理论前瞻性与实践针对性,受到评议专家和与会学者的积极关注。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主流学术对话,已成为提升职教办学能力、强化科研反哺教学的必然要求。李瑜博士指出:“智能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亟须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理论话语体系,这是提升职教社会认同与类型地位的重要路径。”农李巧博士进一步强调:“我们带着产教融合中的真实问题走进学术圈,不仅是为了展示职教特色,更是希望在与理论的对话中寻求方法论的突破。”

李瑜博士分享报告

农李巧博士分享报告
两位博士的出色表现,是我校深化科教融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生动体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支持教师立足职教实践开展创新研究,积极打造具有建院特色的学术品牌,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学术动能。
供 稿:管理工程学院 文/李瑜 图/农李巧
一审一校:管理工程学院 邱淦
党委宣传部 陈 熙
二审二校:管理工程学院 李瑜
党委宣传部 何丽梅
三审三校:管理工程学院 代端明
党委宣传部 黄媛媛